绞胡兰对银屑病有用 绞胡兰草的功效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通过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等方法,以中药内服为主,来达到控制症状、缓解病情的目的,常用的中药主要包括桑枝、桂枝、鸡血藤、忍冬藤、牛膝、蜈蚣、乌梢蛇等。
防风薏苡仁粥 材料:薏苡仁30克,防风10克。用法:将薏苡仁洗净与防风共煎,取药汁约200毫升。每日一剂,一次性服完,连用一周,停3日后再用。功效:此粥能散风除湿。主治: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痹痛、风邪偏盛、关节疼痛、走窜不定、恶风怕冷、身体疼痛、困倦乏力等症状。
寒湿型:使用麻黄、桂枝、白芷、灵仙等药物。湿热型:使用石膏、桂枝、白芍、知母等药物。气血两虚型:使用黄芪、太子参、人参、鸡血藤等药物。肝肾亏虚型:使用桑寄生、川牛夕、杜仲、熟地等药物。分型用药时均用麝香穴位应用。
能治疗风湿病的药酒有哪些,谁知道?
1、冯了性药酒 药物组成:羌活、威灵仙、五加皮、丁公藤、桂枝、独活、青蒿子、麻黄、白芷、小茴香、当归、川芎、栀子、防己、白酒。功效: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主治:适用于痹病风湿痹阻证。用法:每次10ml,每日1次。
2、加昧风湿灵酒:此药酒配方包括三叶青藤、九层风、红鱼眼、大风艾、土杜仲、两面针等中药。这些药物具有宽筋活血、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将中药浸泡在酒精中,每次服用15~20ml,每日三次,外用擦患处。特别适用于寒湿阻络型风湿性关节炎。
3、龟蛇酒 配方:龟、蛇各10克,当归、杜仲、杞子各10克,蜜糖、冰糖各100克,香圆米1千克,矿泉水1千克。制法:圆米加矿泉水发酵蒸馏酿酒,后加入龟、蛇浸泡6个月,再加入各药浸泡。最后融入冰糖、蜜糖。功效:早晚空腹饮30克,滋阴补肾,驱风湿,强筋骨,延年益寿。用于肝肾不足,风湿侵扰等症。
过量中药、中药制剂造成的毒副作用
1、长期用药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进而引发慢性中毒。例如,雷公藤制剂长期服用可能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朱砂和红升丹长期外用可能引起汞中毒;而雄黄成分的中成药长期服用则可能导致砷中毒。
2、尽管有关茵栀黄不良反应的报道不多,这表明其毒副作用相对较低。不过,由于黄芩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过量服用可能会引起腹泻和腹痛。为了缓解这些不适,建议患者在没有腹泻和腹痛的情况下,多饮水以加速药物代谢,促使药物更快排出体外。一旦出现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对症治疗。
3、首先,服用鹿茸口服液不当或过量可能导致刺激胃黏膜,引发胃肠道不适。轻者可能出现上腹疼痛、恶心、出冷汗等症状,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引发上消化道出血。此外,对于某些个体而言,鹿茸口服液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慌、气短、胸闷,甚至可能引发休克等严重症状。
4、过敏反应:有些人可能对痰咳净散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导致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 药物相互作用:痰咳净散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疗效或增加副作用的风险。总之,使用痰咳净散时应遵循医嘱,尽量避免长期或过量使用,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5、有很多中药,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等 不良反应,如龙胆泻肝丸,若长期服用可致肾损伤。因此不可过分的服用,要按照一定的剂量,并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服用,否则百害而无一利。
6、此外,中药炮制不当如乌头含乌头碱,若炮制不当,乌头碱尚未水解,服后便会发生中毒。 除了中草药或其代谢产物对肝脏的直接毒性作用之外,肝脏损害与机体对中草药或其代谢产物的特异反应性和过敏反应有关,即通过免疫介导机制损害肝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