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癣麻黄加术汤 麻黄汤治银屑病
感冒误治容易诱发和加重银屑病
由牛皮癣的某些前期症状引起的错觉。部分牛皮癣患者在皮疹出现前有发热等前期症状,有时在外伤或感冒后发生皮炎,因此患者和周围人误认为牛皮癣是被传染而引起的。
导读:有些患者得了点滴型银屑病,但是并不了解什么是点滴状银屑病,并且如果不了解点滴状银屑病症状特点,这也使我们对于银屑病的治疗不能做到准确对症治疗,银屑病在发病之初多是点滴状的,治疗起来相对的比较容易,恢复的也相对要快,只要治疗得当愈后复发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
职业与个人卫生:职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可诱发某些皮肤病,如农业劳动中患尾蚴皮炎,个人卫生讲究较好则感染性皮肤病大为减少。 (3)季节与社会因素:随着季节变化,各病种比例亦有一定改变,如夏季真菌性皮肤病增多,冬季冻疮、银屑病增多。社会风气的净化、全国范围内的大力防治可减少传染性疾病的蔓延。
护理工作同样重要。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避免诱发因素,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复发。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合理饮食,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波动等,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护理措施。总的来说,了解与牛皮癣相似的疾病,有助于提高对皮肤问题的警觉性,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误诊误治。
临床实践证明银屑病的发病与上呼吸道感染和扁桃腺炎有关。有6%的银屑病患者有咽部感染史。我们发现很多儿童的银屑病与扁桃腺炎有密切关系。例如有一位母亲和她的三个孩子同时患急性扁桃腺炎,病情控制后,有三个人发生了银屑病。这种病人用抗菌素治疗有效。
牛皮癣在中医里是如何划分的
1、白疕就是牛皮癣,是中医的名称,在证候分类里头可以分为风热血燥、血虚风燥,以及瘀滞肌肤三型。风热血燥这一型出现的症状是皮肤鲜红,皮疹不断、红斑增多,刮去鳞屑之后可以看到发亮的薄膜、出血点,还有同行反应,伴见的是心烦、口渴、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滑或者数。
2、银屑病,又被称为“牛皮癣”,在中医学中有一个独特的名称——“白疕”,还有“松皮癣”和“干癣”的别称。这个名字来源于其症状描述,即皮肤表面呈现疹疥状,颜色洁白且伴有瘙痒,抓挠后会掉落白色鳞屑。
3、根据银屑病的临床特征,一般可以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型及红皮型银屑病四种类型。临床分期标准:(1)进行期(进行期):新皮疹不断出现,旧皮疹不断扩大,鳞屑厚积,炎症明显,周围有炎性红晕,瘙痒。可见同形反应;(2)静止期(稳定期):病情稳定,基本无新疹出现,旧疹不见消退。
4、在口服中药中主要以血分辨证,中医中药治疗银屑病的血分辨证,主要分为血热、血瘀、血燥和血虚几种类型。在银屑病发病早期,皮疹明显增多、颜色红、瘙痒、脱屑明显,同时伴有咽痛、口干、大便干燥、小便黄等肺胃热象或者血热症状时,中药多以犀角地黄汤或者青银汤等为主要药物,清热、解毒、凉血治疗。
5、从中医论湿热蕴毒型牛皮癣症状:除具有牛皮癣的皮疹外,还伴多数大小不等的浅表脓胞,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湿热蕴毒型牛皮癣的皮肤损害好发于掌侧部,也可能泛发全身,可伴发热、口渴、尿黄、便干等全身症状。
经方加减化裁技巧
经方加减化裁的艺术在于精准把握经典与临床的桥梁,仲景智慧的继承与创新。首先,我们需深入研读原著,尤怡等人的著作是入门良师,如《伤寒明理论》和《内经》的章节,它们揭示了经方的核心病机,如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其用药时机与剂量的调整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加减化裁:合病少阴加炮附子。血虚甚者加当归、鸡血藤。颈项僵痛加葛根。疼痛甚者加川穹。《医宗金鉴》认为桂枝与人参结合,能使气血充足,百骸理顺。人参与桂枝结合,能通行内外而益卫阳,表虚身痛可愈。尤在泾指出,人参味甘温,能固养气,实能生血。血气虚衰,非此不能发挥作用。
用竹叶石膏汤加减。处方①:生石膏15g(先煎),淡竹叶10g,生栀子12g,麦冬15g,太子参15g,知母10g,白茅根12g,连翘12g,莲子心10g,金银花12g,生薏苡仁30g,黄芩10g,法半夏6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服。处方②:白鲜皮15g,大黄15g,紫苏子15g。水煎,外用漱口。
补气固表的黄芪,能不能泡水像茶一样经常喝?
黄芪泡水对于气虚人群可以适量长期饮用。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排毒、敛疮生肌的功效,如果具有气虚之证的人群,可以长期使用黄芪泡水喝。但体质不明显者,若长期使用黄芪泡水喝,会导致人体阳气过度,进而出现阴阳失调之证,出现胸闷、心烦、急躁、头胀等症状。
黄芪,学名黄耆,源于豆科植物,作为药材常用于补气固表、利水退肿等。关于是否可以天天饮用黄芪泡水,答案是不建议。虽然适量饮用对肠道健康有益,能促进消化和维护菌群平衡,有助于预防肠道疾病,但黄芪性温,若天天服用,需要考虑个人体质和用量,以免引起上火问题。
黄芪的常见服用方法包括: 每天使用5到10克黄芪,用开水冲泡10到20分钟,当作茶一样饮用。可以多次冲泡。 每天使用30克黄芪,加水煎煮后服用。或者将黄芪和枸杞子各30克一起水煎,对于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
皮肤瘙痒中医十大治法(转载)
当归、白芍养血润燥;生地、何首乌滋阴润燥;丹皮、地骨皮清热凉血和营。有疹加白藓皮、地肤子散风透疹,使阴血旺盛,瘙痒自除。温通经脉止痒法:肾阳虚气化无力,脾阳虚运化失调,复感风寒湿之邪,客于肌肤,阻滞脉络,外不透达,内不宣畅。
皮肤瘙痒可以用当归、生地、丹皮、蝉蜕、黄连、黄柏等中药治疗,但是并非皮肤瘙痒都用这些中药治疗。皮肤瘙痒中医称为风瘙痒,根据病情、舌苔、脉象以及症状等,综合辨证为风热血热证、湿热内蕴证以及血虚肝旺证。
治法:养血润肤,疏风止痒。选方:养血润肤饮加减(《外科证治全书》)。药物:生熟地各10g、当归10g、黄芪15g、二冬各10g、花粉10g、何首乌10g、白蒺藜10g、防风8g、苦参15g、荆芥8g。加减:心烦急躁,难以入睡者加丹皮、栀子、竹叶、莲子心;大便燥结加火麻仁、郁李仁、莱菔子;瘙痒难忍加乌梢蛇、蝉蜕。
肝气郁结的患者皮肤瘙痒多由焦急、悲伤、愤怒、紧张、激动等不安的情绪引发。患者精神抑郁,面容憔悴,善叹息,心烦,口苦,胸闷肋痛。舌质淡而无神。脉弦。治宜:疏肝解郁,行气活血。此类患者要经常保持情绪乐观,心平气和,好的情绪会让治疗的效果翻倍。
桂枝、赤芍、生甘草、杏仁、大枣。方法:加水煎服。这些都是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的中药方,如果患者想缓解瘙痒不适,那么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剂试一试。同时注意日常生活和饮食护理,不要吃辛辣刺激性大的食物,保持清淡饮食,多吃可以补充水分的食物,而且不要用温度过高的水洗澡,平时要穿宽松的棉衣服。
下一篇:牛皮癣做什么工作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