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银屑病最好 葛根芩连汤的临床应用
葛根芩连汤临床应用
1、对于小儿夏季腹泻,葛根芩连汤与五苓散合方(葛根、川连、黄芩、甘草、茯苓、桂枝、白术、泽泻、猪苓)治疗6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60例患者中有48例痊愈,11例好转,仅1例未见明显改善。
2、本方用于协热下利证,临床应用以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为辨证要点。
3、综合来看,葛根芩连汤与芍药汤在治疗急性菌痢中各有专长,前者适用于温热证及表证、泄泻的患者,后者则针对湿热痢疾症状更为显著的患者。在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灵活选择并合理使用这两种药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小儿夏季腹泻:使用葛根芩连汤和五苓散合方(葛根6g、川连3g、黄芩6g、甘草2g、茯苓6g、桂枝2g、白术6g、泽泻6g、猪苓6g)治疗小儿夏季腹泻60例。结果痊愈48例,好转11例,无效1例。
5、樊天徒的观点则不同,他认为葛根芩连汤是解热而非解表的药物。他指出,虽然葛根在传统认知中能与麻、桂配合发汗解肌,但《本经》仅记载其能“发汗解表”。实际临床应用中,葛根需与麻、桂协同才能发挥解肌作用,否则主要功效在于解热、解毒和止渴。在方剂中,葛根被芩、连替代,以突出其解热功效。
6、其次,中篇深入临床实践,展现了葛根芩连汤在内外科、妇科和儿科等各个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这部分内容丰富,通过实际案例,生动地展示了该方剂在临床治疗中的实际效果和广泛适应性。最后,下篇则聚焦于实验研究,系统总结了葛根芩连汤在制剂开发和药理学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葛根芩连汤的功效与作用分别是?
1、根芩连汤主要的组成是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等。主要是的作用是清泄里热,解肌散邪。治疗上用于表证未解,邪执入里的证候。一般主要症状表现是身体热、大便臭秽、胸部烦热、还有气喘出汗、舌苔主要是黄的,脉象数。现代医学主要应用于急性的肠炎、菌痢、胃肠型感冒等的治疗。
2、在日常应用中,葛根芩连汤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伤寒、胃肠型感冒等疾病,这些疾病在中医理论中表现为表证未解、里热甚的症状。对于有腹痛症状的患者,可以加用炒白芍,以柔肝止痛。如果患者有热痢且出现里急后重的症状,则可以考虑加用木香、槟榔,以行气而除后重。
3、葛根芩连汤由葛根、黄芩、黄连组成,其主要功效是:内清肠胃外解表,协热下利喘汗除。
葛根芩连汤的功效与作用
1、根芩连汤主要的组成是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等。主要是的作用是清泄里热,解肌散邪。治疗上用于表证未解,邪执入里的证候。一般主要症状表现是身体热、大便臭秽、胸部烦热、还有气喘出汗、舌苔主要是黄的,脉象数。现代医学主要应用于急性的肠炎、菌痢、胃肠型感冒等的治疗。
2、现在我们对于葛根芩连汤的功效与作用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葛根芩连汤一般情况下,对于改善腹泻或者是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改善治疗也有非常不错的作用,比如常见的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等等,都可以进行改善治疗,另外,还可以有效的区域,缓解湿疹以及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3、在日常应用中,葛根芩连汤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伤寒、胃肠型感冒等疾病,这些疾病在中医理论中表现为表证未解、里热甚的症状。对于有腹痛症状的患者,可以加用炒白芍,以柔肝止痛。如果患者有热痢且出现里急后重的症状,则可以考虑加用木香、槟榔,以行气而除后重。
4、【答案】:B 葛根芩连汤由葛根、黄芩、黄连组成,其主要功效是:内清肠胃外解表,协热下利喘汗除。
5、葛根芩连汤出自中医经典医籍《伤寒论》,治疗湿热、腹泻类疾病。
6、【答案】:A 葛根芩连汤功兼解表清里,主治协热下利,临床可见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葛根芩连汤的配方和用法是什么?
用料:葛根15g,黄连9g,甘草6g,黄芩9g。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两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葛根芩连汤,中医方剂名。为表里双解剂,具有解表清里之功效。主治协热下利。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葛根芩连汤 【出处】《伤寒论》【组成】葛根30g,黄连5g,黄芩20g,炙甘草5g。【方歌】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尝,邪陷阳明成热痢,清里解表保安康。【方解】本证多由伤寒表证未解,邪陷阳明所致,以解表清里为主。
加味葛根芩连汤的用法用量 用水600毫升,先煮石膏十五分钟,再人诸药,煎至120~150毫升,分三次温服。
葛根黄芩黄连汤又称“葛根芩连汤”。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组成为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三两,黄连三两。具有解表清里的功效。治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表未解,喘而汗出者;近代也用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属热证者。
葛根总黄酮、葛根素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脑循环作用。臣药黄连、黄芩:苦寒清热燥湿,厚肠止痢。佐使药炙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葛根芩连汤汤药方论 明许 宏:太阳病桂枝证,宜发肌表之汗,医反下之,内虚协热,遂利不止。
葛根有怎样的功效?
1、温胃止呕:葛根具有温胃止呕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因胃寒引起的呕吐、食欲不振等胃部不适症状。 解表散寒:葛根能够发汗解表,常用于治疗感冒初期出现的发热、头痛、畏寒、流清涕等风寒表证。 降低血压:葛根中含有的葛根素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2、解热除湿:葛根具有发表解肌的作用,能够帮助身体排除湿气,特别适用于患有风热感冒、头痛发热等症状的患者,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葛根中的成分能够扩张血管,有助于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对于缓解高血压、头痛等症状有一定的帮助。此外,它也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和注意力。
3、改善消化系统:葛根可以刺激胃肠道的蠕动和分泌,缓解胃肠道不适。 抗菌消炎:葛根具有杀菌、抑菌和消炎的作用,可以缓解感染引起的症状。 降低血压:葛根可以通过扩张血管和促进血液循环来降低血压。 镇静安神:葛根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有助于改善失眠、焦虑等情况。
4、解热镇痛:葛根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具有解热和镇痛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发热、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抗炎抗菌:葛根含有的活性成分,能够展现抗炎和抗菌的作用,对于支气管炎、肺炎等炎症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5、葛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和主治。以下是葛根的一些主要药用功效和主治:解表退热:葛根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有助于退热。解酒护肝:葛根被广泛用于解酒,能够缓解饮酒后的不适感,同时具有一定的护肝效果。
经方--葛根汤
葛根汤是由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切)、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组成。葛根汤在《伤寒杂病论》中主要涉及以下三条条文:《伤寒论》: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由葛根、麻黄、桂枝、生姜、甘草、芍药、大枣等七味药组成,以水煎煮取三升,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其方剂特点在于调和营卫,生津止痛,同时可发散太阳表邪,解除郁闭。
葛根汤是张仲景在《伤寒论》里的经方,效果卓著,尤其是颈肩部的问题,效果更是明显,所以,这是一个神奇的方子,现在很多人用来 调理颈椎病 。在日本,这个药被做成了成药,一旦患了 感冒 ,可能医生给你开的,首先就是这个成药葛根汤。方子的药物组成 这是现在我们一般的用量。
在气病情况下,太阳寒水与阳明燥金合病,亦应有表证;经病情况下,太阳经从头顶至腰背臀部,阳明经从面部至胸腹臀部,合病则可能引发下利。条文4中,出现呕吐症状,提示风邪向上,阻滞两经气流,应以葛根汤发散风邪,加半夏以降上逆之气。
上一篇:银屑病牛初乳 牛吧银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