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燥型牛皮癣选方剂 血燥型银屑病中药方
治牛皮癣(银屑病)的中药方子?
对于出现继发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症病史的点滴型银屑病,主要采用清热解毒的药物,疗效比较好,可以选用中成药百癣夏塔热胶囊或者一清胶囊、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主要组成成分是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背天葵、紫花地丁,煎水100ml,一日两次口服。
神经性皮炎:与神经精神因素有关,主要用疏肝解郁的中药治疗,临床上可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药物。
在黄煌教师的《中医十大类方》中,银屑病给出的药方是“泻心汤”。组方为黄连5克,黄芩5克,大黄10克,水煎服。这三味药全是清热解毒的,清心经胆经胃经之火,说到底还是调理的热证,并没有一味药治疗皮肤本身。所以不管什么病,请时刻记得整体辨证。
对于中医的牛皮癣(神经性皮炎)治疗的方案,要用到清热凉血的中药为主,比如紫草、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紫贝天葵、蒲公英等等,甚至还可以用润肤的中药,像黄精、当归、甘草等中药进行外敷或者内服。
木鳖子蛋黄油木鳖子5枚,蛋黄油适量,陈醋适量。首先将木鳖子去皮,兑入陈醋研磨成汁。用时洗净患处,先擦上蛋黄油,再敷木鳖子汁。木鳖子蛋黄油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适用于血热引发的银屑病。明矾花椒外洗方用明矾、花椒各120克,朴硝500克,野菊花250克。
[透骨草红花方]:药材:透骨草30克、红花15克、苦参30克、雄黄15克、明矾15克。制法:以上5味加水3000克,煮取药液2500克,待温备用。功用:活血通络,软坚润肤止痒。适用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皮肤淀粉样变等。用法:用小毛巾蘸药液反复温洗患部,每日3-4次,每次15分钟。请采纳。
牛皮癣中医如何治疗
中医治疗牛皮癣有中药口服、中药外用以及中医特色疗法,本病治疗由医生根据患者的舌苔、脉象、症状,及综合情况辨证之后,开具相应的中草药口服和相应的中药外用,如水煎煮后湿敷、泡洗,或者熏洗治疗,同时还可以配合中医特色疗法,如火针、穴位注射、拔罐、刮痧等疗法。
对于出现继发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症病史的点滴型银屑病,主要采用清热解毒的药物,疗效比较好,可以选用中成药百癣夏塔热胶囊或者一清胶囊、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主要组成成分是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背天葵、紫花地丁,煎水100ml,一日两次口服。
中医疗法,中医认为牛皮癣是风热湿邪入侵皮肤,机体气血失调,治疗多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及祛湿解表的方剂,同时联合应用中药湿敷、针灸、火疗等。西医治疗,西医治疗包括口服药物治疗,常见的有复方甘草酸苷类药物、免疫调节药物以及维A酸胶囊等,合并感染时用抗生素,也可以外涂药膏。
牛皮癣中药有哪些
1、对于中医的牛皮癣(神经性皮炎)治疗的方案,要用到清热凉血的中药为主,比如紫草、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紫贝天葵、蒲公英等等,甚至还可以用润肤的中药,像黄精、当归、甘草等中药进行外敷或者内服。
2、神经性皮炎:与神经精神因素有关,主要用疏肝解郁的中药治疗,临床上可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药物。
3、牛皮癣又叫银屑病,是皮肤科很常见的疾病,中药治疗银屑病的时候,主要分为血热、血燥以及血瘀三种证型。常用的药物,针对血热证有复方青黛胶囊、复方青黛丸、消银颗粒、消银胶囊、消银片、克银丸、紫丹银屑胶囊等。
4、土茯苓等。另外还可以用一些中成药,比如复方青黛胶囊、消炎胶囊、消炎颗粒,都比较温和也可以使用。另外还有银屑冲剂,要看一下其成分也可以使用。当然一些用于治疗其他病的,如连花清瘟胶囊,对于伴有感染的治疗效果也可以,另外血府逐瘀口服液对于治疗斑块型也是可以的,在没有条件时用的中成药也可以。
5、你好: 中医治疗牛皮癣没有任何副作用。西医治疗牛皮癣,多以外用药物为主,但大部分的外用药物,或多或少都含有激素、免疫制剂等成分,因此对于牛皮癣患者来说,不 但作用有限,而且长用滥用,还有加重病情的危险。
6、治疗牛皮癣,中药有其独特优势。汤药治疗需辨证施治,针对不同证型采取相应方剂。血热证,进展期牛皮癣,应以清热凉血为主,可选用如赤芍、生地黄等药材。湿热毒蕴证下,需用清热利湿药物,如黄柏、泽泻等。对于血虚风燥证,养血祛风的药物如当归、白芍等则为首选。中成药同样可根据牛皮癣的不同阶段选用。
急性牛皮癣的中药方
1、中药配方药:桃仁、丹参、红花、生地、丹皮、薏米、土茯苓、川牛膝、黄柏、虎杖。治疗牛皮癣的中药配方四:血燥型配方。血燥型牛皮癣患者多见于消退期,病程较久的患者,红斑块呈弥漫扩散、上有多量的糖砒样或大片鳞屑不断脱落、甚痒。中药配方药:当归、生地、白芍、麦冬、芦根、首乌、白癣皮等。
2、乌根清是一种专门治疗牛皮癣等皮肤病的中药方。乌根清秘方已传承两百余年,治愈无数顽固癣折磨的患者。
3、对于出现继发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症病史的点滴型银屑病,主要采用清热解毒的药物,疗效比较好,可以选用中成药百癣夏塔热胶囊或者一清胶囊、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主要组成成分是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背天葵、紫花地丁,煎水100ml,一日两次口服。
膏肓病常规治疗
治疗肺疾病:如咳嗽、气喘、哮喘、支气管炎、肺结核,是比较常用的组织范围;治疗肩背痛:肩胛内侧缘经常会产生疼痛,肩背痛部分是由颈椎引起,所以膏肓穴经常可以用于治疗颈椎病和肩背痛;治疗虚劳性疾病:膏肓穴有病入膏肓的意思,即很多重症晚期可以用膏肓穴进行治疗。
治疗肺部疾病:膏肓穴位于胸肺部,对于肺部疾病有一定治疗作用,如咳嗽、咳痰、气喘、胸闷、心悸等症状;补虚:对于肺虚和气虚造成的感冒、咳嗽等气虚病症,可用艾灸膏肓穴方法,调理肺虚或气虚。还可用冬病夏治方法调理,达到补肺气的作用。
皮肤病中的外阴癣病则被认为是下膏肓的范畴。膏肓病的治疗尤为棘手,因为它涉及到难以触及和现代医学难以检测的病灶,正如《左传·成公十年》所言,病症深藏在难以攻击和治疗的区域。人们常说的“病入膏肓”形容的是病情极其严重,常规治疗无效,已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赵丽娜等选取膏肓配伍中脘、足三里、梁丘、肝俞等穴,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 40 例超重或肥胖体质的乳腺增生患者,有效率 95%。
治疗方法 1 选穴 1)取膏肓穴法:患者平坐床上,屈膝抵胸,前臂交叉,双手扶于膝上,低头,面额抵于手背,使两肩胛骨充分张开,在平第四胸椎棘突下,肩胛骨内侧缘骨缝处按压,觉胸肋间困痛,传至手臂,即是膏肓穴,掐痕做标记。2)配穴:气海、足三里;足背冷痛者加至阴穴。
“膏肓病即痊”出自明代卢柟的《甲辰岁张郡伯鄮西如觐京师其母太夫人出中馈》。“膏肓病即痊”全诗《甲辰岁张郡伯鄮西如觐京师其母太夫人出中馈》明代 卢柟凤历开皇纪,龙池忆紫烟。青阳调玉烛,白日转幽天。河朔风云会,漳涯气概先。诸公梁苑客,明府汉庭铨。沈宋金章籍,阴何玉辔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