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癣是什么症状 马疥的症状和治疗

作者:小博 时间:24-05-31 阅读数:78人阅读

得了骑马癣怎么办?

1、是股癣吧,尽快治疗,可用中药浴治疗,中药浴效果好、见效快、安全。

2、首先需要去医院做一个真菌检测,如果检测的结果呈是阳性,才可以确诊是股癣。这是因为真菌感染所引发的,不是很严重,但是也会瘙痒难受,但也不能着急,找准了病因才可以对症下药,才可以早一点解除病疼。

3、阴茎根部。治疗上可用复方雷琐辛搽剂、1%-3%克霉唑霜、复方(激素加抗真菌)制剂外用,顽固者可内服抗真菌药。应注意该部位皮肤较薄嫩,尤阴囊、肛门周围切勿用杀烈癣药外涂,以防刺激,故应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用药。另洗浴后应及时擦干,保持局部通风、干燥,勤换内裤,少用碱性肥皂、淋浴露。

什么是马色拉菌?为什么会得这种细菌?

马拉色菌属(以前被称为糠秕孢子菌)是一种真菌界的属,被认为是酵母类真菌,本属的物种自然存在于人和动物的皮肤上。如果它导致机会感染,则可以在胸背等部位引起色素淡化(hypopigmentation)。

马拉色菌又称为糠秕孢子菌,主要以孢子形式存在,也可以长出菌丝,马拉色菌大多群体含有酯酶,脂酶能够将脂质分解为脂肪酸,为自身代谢提供营养,马拉色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主要寄生在人体皮脂腺比较丰富的部位,比如前胸、后背、头部、面部、颈部。

马拉色菌属(Pityrosporum)也称为糠秕孢子菌属,真菌学分类为有丝孢菌,属于担子菌门担孢目-担孢科。该属分为7个菌种。 糠秕马拉色菌(M.furfur)为属标准株,可分为两种新模式:卵圆形和正圆形;孢子形态变化较大,可长出菌丝。

马拉色菌毛囊炎是由圆形或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炎改变,主观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常伴有灼热和刺痛感。运动或洗澡后出汗,可加剧瘙痒。本病多见于中青年,平均发病年龄在30岁左右。本病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背上部、胸前、双肩、颈部,少数见于前臂、小腿和面部,腹部有时亦会发生。

马拉色菌病(infectionofPityrosporum)是马拉色菌引起的皮肤浅表角质层和毛囊感染,偶可见引起系统性感染。目前对马拉色菌研究较为深入,主要指花斑癣及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故将花斑癣和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合并,建立本病。此外,本菌与脂溢性皮炎和银屑病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四川有一种俗称“麦蚊”的小飞虫,学名是什么?

四川有一种俗称“麦蚊”的小飞虫,学名是吸血蠓。吸血蠓的种类在全世界已知有一千多种,我国已知也已有约150种。它们虽然体小而不善飞但吸血凶恶。由于其孳生数量大,常成群叮咬,又且无声使你防不胜防,叮咬以后又决不撒嘴,直至吸满肚子,才畅然飞去。

这种蚊子学名叫蠓。蠓为双翅目,蠓科。蠓的口器为刺吸式,中胸发达,前、后胸较小,胸部背面呈圆形隆起。翅短宽,翅上常有斑和微毛,其大小、颜色、位置等为分类依据。蠓的种类繁多,全世界已知4000种左右,中国报道近320种。蠓的生活史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这种看不见的“蚊子”叫做“蠓”,也就是俗尘的“麦蚊”。 双翅目长角亚目的 1科。体、足相对粗短,无单眼,前缘脉伸达翅顶,停歇时翅平置背上,口器刺吸式,喙短的微小蚊类。本科昆虫通称蠓,俗称小咬,墨蚊,糠蚊。分布世界很多地区,最北达北纬 68°,最高分布在海拔4300米的高山地区。